您的位置: 首页 >科研之窗>科研资讯>详细内容

科研资讯

笔耕不辍,行稳致远
——至和实验学校多名教师在省陶研会第十六届“行知杯”优秀论文评选中获奖

来源: 发布时间:2024-11-22 18:55:16 浏览次数: 【字体:


近日,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举办的第十六届“行知杯”优秀论文评选活动结果揭晓,我校众多教师在这一教育盛会中荣获佳绩,充分展示了他们在教育领域内的创新与实践。

32b9321195a4469e80798159a10c7917.png 

王平

基于生活教育理论的小学新体验作文的实践

cdc4b08fb54c4ff3881f09a2cd061402.png 

基于陶行知的 “生活教育” 理论,探讨小学新体验作文教学实践。从教学目标、课程模型、表达形式、教学序列四个方面展开,将育人目标融入其中,通过“五亲体验”等构建课程模型,采用多种灵活表达形式,依据生活化序列开展体验活动,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体验写作,实现 “体验即写作”,培养积极品质,达到育人效果。

 

金家顺

“爱满天下”理念下一年级学生行为管理》

 735c847c3da14d6a9dbcdeba2324a64f.png

一年级学生自我控制力和约束力较差常常出现调皮捣蛋的行为,在对一年级学生进行行为管理时教师习惯性地使用批评的方法,但经常收不到很好的效果。本文以“爱满天下”理念为指导,从关爱学生和学生家庭以及灵活表扬两个方面论述了一年级学生的行为如何管理。

 

唐淼

三环相扣:“生活-文本-生活”教育教学循环模式探究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以其前瞻性和启示性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其核心理念是“学有所用”。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推进,时代的育人标准越来越往“实践”靠近,大家不希望“纸上谈兵”,而是希望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本文以小学语文中高年级课本中的叙事性文本为研究主体,将这些来源于生活的文学作品“吃透”,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实践、感悟,形成“生活-文本”-生活”的教育教学循环模式,以实践“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教学理念。

 

a97fc7de37754f7da011bb32777b4d85.png 

周悠

汇生活之智,启教学之门

2da201594aae46ac84316ae92fb16ab3.png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探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的应用意义、引入生活实例、反思在应用陶行知教育理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寻找相应的对策,对保障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刘宇

《陶行知体育观对小学体育教学的启示》

89247d01786d406cbea816ba7d45951f.png 

文章首先概述了陶行知体育观的核心思想,进而提出了创新体育教学方法与手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等策略。通过这些措施,旨在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文章最后总结了陶行知体育观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指出了当前研究的局限性及未来研究的方向。

 

刘帅帅

陶行知“健康教育”思想及其对初中健康教育的启示

 83992ac6b59d4b6996822cddda19c384.png

该文章探讨了陶行知“健康教育”思想及其对现代初中健康教育的启示。文章指出,陶行知强调“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认为健康教育应全面涉及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当前初中健康教育面临教学与实践脱节、学生主体性不足等问题。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研究发现健康教育需深化对健康重要性的认识,创新教学方法,并结合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兴趣。文章建议提升全员健康教育意识,形成合力,推进健康教育。陶行知的理论为探索新的健康教育路径提供了指导,有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徐冰

以陶行知思想为指导的初中生物教学究

5975ea09503c450f90a6c95f7ce43a96.png 

陶行知教育思想对中国现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何贯彻陶行知教育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当前教育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文章通过具体的生物教学案例分析,探讨如何将陶行知的理念融入实际教学活动中,为初中生物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李馨

《以“陶”之名带动历史教学“活”起来——陶行知教育思想在指向“人”的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1f4d90a86b3240a488b583f728649727.png 

教育是富有生命与温度的事业,历史教育更是一门指向“人”的学科。陶行知先生认为应当实施生活教育,否则就是死教书、死读书,这恰恰对应了历史教学的真谛:就是要通过灵活地续写“活着的过去”,让“死”去的历史在生活中“活”过来,从而引导学生理解昨天、思忖今天、展望明天。


时光不语,见证努力的足迹;岁月不居,留下成长的印痕。至和实验学校自办学以来一直重视教科研工作,鼓励教师立足课堂开展教学反思与研究,向外探寻,向内思考;向下扎根,向上生长。未来,学校教师将继续在专业发展的路上且行且思,以星光,聚星河。

文字、图片:获奖教师

排版:张周乐

一审一校:李馨

二审二校:谈侨

三审三校:杨利俊

 

 


终审:教发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