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课程中心>评价特色>详细内容

评价特色

“【善·人文】——劳动创造幸福”五一假期实践作业展示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5-04 17: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劳动之衷,在于播种希望,收获幸福;

劳动之美,在于品格提升,精神升华;

劳动之乐,在于享受付出,创造美好。

    为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学生劳动教育工作,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落实“五育融合”,在2023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我校为七年级学生布置了以“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五一假期实践作业,充分发挥劳动的独特育人作用,让学生在劳动中锻炼,在劳动中成长。

语文篇

60f53a7ab3f049a4808e3585eac0b97c.png

德国诗人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等于和一位高尚的人对话。”中学生课余时间阅读中外文学名著,可以从阅读中鉴赏语言文字的凝炼,借鉴形式多样、富有表现力的写作特色。五一假期,同学们积极阅读课外名著,阅读之余,同学们又发挥奇思妙想,制作出图文并茂、 版面独特的“名著推荐”手抄报,很多作品能达到文学性与艺术性相融合的水准,给大家带来完美的视觉享受和心灵熏陶。

本次活动点燃了学生阅读经典的激情,极大地促进了学生与书为友,与经典对话,与博览同行;也促使他们在读书中品味人生,感悟生命,在书海中乘风破浪,快乐成长!

 

英语篇

664a3370160341e89000dcabc952d92d.JPG

五一劳动节是一个表彰和感谢劳动者辛勤付出的节日,也是展示劳动者精神风貌的舞台。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至和学校的学子们用自己的方式对所有辛勤工作的劳动者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深情的祝福。他们用漫画或者手抄报的方式、用英文来讲述一个劳动者的一天。用充满创意的形式表达对各行各业劳动者的敬意。无论是在工厂车间、在田间地头、在医院护理站、在学校教室还是在各行各业中,他们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这个特殊的时刻,让我们一起欣赏同学们为我们展现的那些默默耕耘的劳动者,在他们身上感受到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力量!

 

历史篇

04557aee00ca42a09efea7865eccb3f3.jpg

《清明上河图》为北宋张择端所作,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属国宝级文物。清明上河图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东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北宋时期都城东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在这幅五米多长的画卷里,绘制了数量庞大的各色劳动人民,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恰逢劳动佳节,同学们结合课本知识所学,尝试解读画中人物的内心独白,用生动有趣的的语言为他们配上台词,这会是多么有趣的体验啊!

 

道法篇

86a38fd39c344c1392cf350289f37ece.jpg

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激发学法、普法的热情,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至和实验学校道德与法治备课组组织学生五一开展了法治文创作品创作活动,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同学们的法治文创作品吧~

首先是法治书画作品,它是以法律为主题的书法创作,通过对法律条文、名言警句等文字的艺术化呈现,弘扬了法治精神和文化。下面分享陈念恩、高梓晗等同学的书法、绘画作品。同学们简洁流畅的书写,沉稳有力的画风,体现了国家的威严和法律的严肃性,同时也透露同学们对法律的崇敬和热爱之情。

接下来是法治摄影作品,它以摄影的方式展现了法律与人生活的关系,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社会影响力。下面分享由谭任妮拍摄的一组法治摄影作品——《弘扬正义》。这组作品来源于生活中的真实的情境,展现了法律正义与人性的冲突和矛盾,让人们深刻感受到了法律的力量和内涵。

最后是法治微剧本,它是一种短小精悍、语言简练的戏剧形式,通过虚构的情节来表现法律与人的关系,弘扬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下面分享由黄炜杰导演,陈航、邱亦轩、叶泽轩主演,王浩宇指导的法治微剧本——《悬崖勒马》,它以一个诈骗偷窃案为背景,展现了法律的公正和威慑力,呼吁人们遵守法律,远离犯罪。

同学们通过各种形式的法治文创作品,以不同的艺术形式传递了法律的理念和价值观,加强了对法治文化的思考和关注,为推进法治建设贡献了一份自己的力量。

苏州工业园区至和实验学校将继续落实劳动教育,传承劳动优秀品质,树立劳动积极态度,激发劳动无限创造,助力孩子们向阳而生,健康成长!


终审:至和实验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