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读悦享·阅读促进教师数字化转型 ——至和实验学校“未来教师”专题阅读活动
浸润书香,师者先行。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大力推进教育数字化”讲话精神,助推教师不断提高文化素养、提升思想境界、增强精神力量、丰厚人文底蕴,2023年2月8日,至和实验学校开展了“月读悦享——阅读促进教师数字化转型‘未来教师’”专题阅读分享活动。
经过第一轮的学习感悟初选后,陈颖、李馨、倪烨、王倩、王帅、徐冰、尤靖宇7位教师脱颖而出,进行本次阅读现场分享。他们根据自己的教学经历、经验,并结合阅读《未来学校创新计划系列丛书》的感悟,从不同的主题、学科的角度、教学的特色、个人的感悟等角度进行交流分享,深入引导教师们在读书中转变观念、增长智慧、涵养文化素养。
陈颖老师阅读《未来教师的成长型思维养成法》,浅谈成长型思维及其带来的思考。陈老师认为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固定思维和成长思维的矛盾体,我们要能勇于发现、承认自己的固定思维,分析自身原因,勇敢面对和接受,用成长思维去帮助自己拥有正确的成长心态,训练积极强大的内心;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脆弱、克服恐惧,消除自我,进而终身成长。
李馨老师分享的主题是“以‘境’生‘情’,以‘情’促‘境’——浅谈情景教学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李老师从“知‘情境’、选‘情境’、用‘情境’”这三个层面进行分享,让大家对情景教学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倪烨老师阅读《未来教师的数字化资源制作与管理》,从“数字化教育资源的概述”与“数字化教育资源在小学教学中的运用意义”这两个方面浅析了数字化资源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
王倩老师阅读《未来教师的大概念教学设计》,分享的主题是“为素养而教的大概念教学”。王老师从“何谓大概念、为何是大概念、怎样提炼大概念、如何实施大概念教学”这四个层面进行分享。如果我们能够围绕大概念进行课程教学的设计,就能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深入贯通,帮助学生超越学科知识形成学科观念,最终使学生形成“带得走的”素养和能力,而不是“背不动的”试卷和书包!
王帅老师阅读《未来教师的测评数据处理与分析》,感受到了善于收集、分析和挖掘教育数据价值的教育教学行为之科学和高效和教育数据对促进教学决策、改进教学实践、完善自身专业发展的巨大价值。
徐冰老师阅读《未来教师的项目化学习设计》,从“为什么要做项目化学习、项目化学习是什么、谁能做项目化学习、如何做项目化学习”这四个方面进行分享,让大家对“项目化学习”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尤靖宇老师分享的主题是“如何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从“何谓‘研究型教师’、‘研究型教师’需要研究什么、‘研究型教师’需要何等条件、教师学术论文应如何表达”这四个层面进行分享,引导教师成为研究型教师。
分享交流后,教师发展中心主任高蓓莉主任进一步安排了读书漂流活动,在寒假阅读活动的基础上,继续拓展延升,扩大此次阅读活动的专题覆盖面和人员覆盖面,做到人人都有阅读,个个都有收获。通过阅读活动,切实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活动最后,奚燕萍校长对教师们浓厚的读书氛围和积极分享给予肯定。建议教师们将读书常态化,把交流分享常态化,希望教师们真正做到“至”远方,“和”天下。
“一个人可以走得更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此次的读书分享会让读书成为是一群人的旅行。新学期,至和教师们将以阅读开启馨香之旅,在书香里采撷芬芳,一路教育满花香。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