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科研写作能力 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红松学院”举办行知杯参赛论文暨教学案例写作指导培训
为深化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推动学术素养与科研写作水平提升,苏州工业园区至和实验学校“红松学院”于4月15日举办“提升科研写作能力 助力教师专业成长——行知杯参赛论文暨教学案例写作指导”主题培训活动。本次活动由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谈侨老师主持,副校长杨利俊、科研骨干教师以及全体红松青年教师出席了本次活动。
省第十七届"行知杯"优秀论文评选比赛通知一经发布,学校青年教师积极响应,其中冀小草、张周乐、金佳玟和费越然四位教师认真准备积极参与,率先完成选题并提交初稿。活动中,四位教师代表结合陶行知教育思想,围绕论文选题、研究逻辑与实践案例,分享了跨学科、跨学段的教学研究框架,展现了理论与实践融合的创新探索。
随后,谈老师对每位教师的论文框架逐一点评,强调科研写作需“立足实践、深挖理论、数据支撑、逻辑闭环”,并鼓励青年教师将教学案例与学术研究紧密结合,形成可推广的校本经验。
本次培训活动特邀学校科研骨干王倩老师作写作经验分享。王老师从“选题聚焦、理论应用、案例打磨”三方面展开分享。她以“境脉学习理论下的跨学科实践”为例,详解如何将教学实践转化为学术论文,提出“以真实情境触发研究、以多维境脉整合知识、以任务活动驱动反思”的写作方法论,并强调“故事化叙事与数据支撑结合”的呈现技巧,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可借鉴的科研范式。
副校长杨利俊指出:科研写作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能力。他希望青年教师以行知杯为契机,扎根课堂、深耕学术,成为“教学研”一体化的新时代教育者。
本次活动不仅为青年教师搭建了学术交流平台,更通过针对性指导明晰了科研写作路径。未来,“红松学院”将持续深化教师培训体系,助力学校教育科研的高质量发展。
文字:闵洁
图片:张周乐
一审:张周乐
二审:谈侨
三审:杨利俊
终审:教发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